第五届“上海市优秀科研院所长奖”获得者——周如江

作者:上海市宇航学会 2014-01-24 00:00

       周如江,男,1959年4月生,中共党员,研究员,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第八○二研究所所长,兼任总装备部某特种装备专业组副组长、中国宇航学会特种装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理工大学制导技术咨询专家组专家。曾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中国航天基金奖等奖项。周如江同志自2001年担任所长以来,注重领导班子团队建设,努力承担好领导干部、学术带头人和经营管理者的三重角色,主动作为、勇担责任、无私奉献,在干部职工中树立了良好形象。通过不断强化坚持原则的政治意识、恪尽职守的责任意识和争创一流的竞争意识,加强学习和交流、分工与协作,群策群力。所领导班子先后获得集团公司“四好班子”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周如江同志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带领广大干部职工,秉持“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建立了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引入绩效工资概念,组建责任令小组,在全所范围内统筹策划,规范了责任令小组的责、权、利,完善考核办法,形成了良好的激励机制,增强了科研、生产及管理队伍的活力。众志成城,十年间所总资产和固定资产增长5倍,总收入增长18倍,职工收入连年递增。在亮丽的经营业绩面前,自我加压、规划长远。面对多个国家重点型号相继设计定型,批产任务空前紧张的严峻形势,提出以“同行效率最高”为目标,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生产流程再造、质量信息零报告、质量理赔制度、管理信息零报告等多项举措,批产能力 在十年间提升数十倍。六十周年国庆大阅兵中共有7个装备型号在各兵种中展示,扬我国威。
       周如江同志以构建“最优人文环境”为目标,营造“勤勉、专业、激情、包容”的企业文化,勇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创建职工最满意企业和市文明单位,构建职业健康安全、保密保障和企业文化体系。通过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开展文化、体育、艺术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宣扬、传承航天精神,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企业氛围,为构建和谐航天、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另外还取得了集团公司“知识产权先进单位”和“优秀发明人”等多项荣誉称号。先后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集团公司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并被评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职工最满意企业,上海市创新型企业,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其中精确制导技术、光电引信技术、近场目标特性仿真建模技术等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究院第八二研究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第八○二研究所(以下简称八○二所)。本部位于上海市杨浦区黎平路,地处黄浦江畔,与复兴岛隔江相望,分部位于杨浦区民京路。规划中的新所区位于上海市闵行区颛桥航天城内,建设中的近场目标与环境特性外场试验基地位于安徽广德。成立于1965年,是我国从事制导探测、数传通信等产品预研、研制、生产与试验为一体的国家重点科研事业单位。
       八○二所现有职工近900人,科技人员占全所职工的四分之三,且70%以上具有硕士学位,30余人享受国家政府特贴,省部级以上专家称号70余人次。十一五期间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博士已达51名,目前拥有五支创新团队和一个首席技师工作室,科研条件、专业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总资产达13.5亿元。
       目前已建成的国家、省市级、院级创新平台和联合实验室共8个。现有目标与环境电磁散射辐射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航空航天器电磁环境效应重点实验室,集团公司精确制导研发中心,国家半导体照明应用系统电磁兼容分中心,八院激光探测技术研发中心等多个创新平台。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建立目标与地海环境散射辐射联合实验室、与上海交通大学建立航天导航制导与控制联合实验室、先进材料与应用技术联合实验室等。
       近年来八○二所注重自主研发投入,每年按照主营业务收入的一定比例自筹经费开展项目研究,并确保逐年增长。“十一五”期间,申报各类预研课题230余项,“十二五”在传统的战术武器领域取得项目数较“十一五”初期翻了一番,众多项目列入“863”、“973”、“探索一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重大专项。
       八○二所深入开展军民两用技术研究。在大功率电磁灶、LED节能灯方面取得突破,获得863课题资助,目前初步形成产业化、规模化效应。为国家大飞机战略配套,成功申报上海市航空航天器电磁兼容效应重点实验室。两个具有较强社会意义的海上求援项目和汽车防撞雷达项目得到上海市科委的资助和重视。
       建所以来,在承担的数百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和生产任务中,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70多项,出版专著13部。申请专利数200多项,授权50多项,上海市科委资助的海上求援项目首次成功通过PCT国际专利申请,获得国家专利局表彰。
已有4807人阅读